全国两会期间是代表们展示创新“神器”的好时候。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山西省委会副主委、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双少敏就带着她的“宝贝”——可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和新型环保水擦笔,来到全国两会现场,讲述山西创新的故事。
自2018年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如何更好地履职,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双少敏关注的重点。“因为我长期从事化学教学、科研以及研究生指导工作,所以每年全国两会我都会围绕教育这个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并将自身的科研创新、教学实践与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双少敏说。
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双少敏时刻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以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沉下心来关注我国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并以科学系统的调查研究汇集成议案和建议。她介绍说,2018年提出尽快解决中西部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博士生招生指标偏少的问题,2020年提出将地方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的学科纳入“双一流”建设,2021年提出关于重视和加强新时代高等教育基础学科建设的建议。
多年来,中西部高校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始终牵动着双少敏的心。“‘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又一国家战略。我希望国家针对中西部地区‘双一流’学科分布较少的现状,将尚未进入‘双一流’建设的地方高校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所属学科纳入一流学科建设。”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这个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推进。
高等院校如果基础学科较为薄弱,又缺乏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该如何突破?双少敏认为,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应用。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方面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厚基础、重应用,要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每年的建议几乎都与教育有关,今年也不例外。“一方面,在科研成果应用领域,目前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仍旧欠缺,科学研究成果实现转化的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我国中小学生人数众多,教科书使用寿命仅有半年,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双少敏说,通过深入了解国外教科书循环使用情况,结合中国实际与科研实践,她提出了关于“采用高新技术助推义务教育中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建议,既节约资源,又节约教育成本。
双少敏说,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推行义务教育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是我国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希望把水致褪色环保功能色料应用于经过覆膜的教科书上,助推教材的循环使用。
本报记者闫书敏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