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组织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敢于冲锋陷阵、发声亮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推动各群团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直面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敢于攻坚克难,注重夯实群团工作基层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工作的指示
群团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五小”竞赛、“三晋工匠”评选活动成为品牌,“创青春”山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青春兴晋”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等活动持续推进,“四新”领域妇女组织覆盖面、“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绿色家庭”建设不断提升……近年来,我省工会、共青团、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入推进群团改革,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扎实做好党的群团工作,改革成效初步显现。省委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法依章程独立开展工作,发挥好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意气风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工会
奏响“咱们工人有力量”奋进旋律
他是我省首位荣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技术工人,39年来,经手的1.6万余件微米级量具没有出现一件质量问题,他就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量具钳工周建民;
她一次次攻克火箭发射平台数控加工技术难关,填补了“长五、长七”火箭发射平台数控铣削加工空白,保障了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她就是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韩利萍;
……
奋斗成就幸福,劳动开创未来。像周建民、韩利萍一样的职工还有很多,他们用一双双巧手、一颗颗匠心,勾勒出我省800万名职工用劳动筑梦、以实干圆梦的生动画面,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
近年来,在省委、全总坚强领导下,省总工会带领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忠诚践行领袖嘱托,坚定扛起政治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他们倾力履行基本职责,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上出实招、办实事,并大力实施、不断深化工会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会组织更加充满活力,职工队伍更加稳固有力。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扎实推进。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牵引,与时俱进地赋予劳动和技能竞赛新内涵,不断完善竞赛内容与机制,拓宽领域、夯实基础,实现了从体力型向智能型、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跨越,以赛提素质、以赛促成长,一支庞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正在崛起。
维权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立足解决新时代职工权益实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健全制度保障,构建党政主导的维权服务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建立健全高标准职工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让职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工会改革向基层延伸。改革从制约工会组织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入手,从职工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在整合机构编制、优化工会职能、领导成员“专挂兼”、增强工会组织代表性、打造服务品牌、建设网上工会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构建起覆盖广泛、联系紧密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自身建设提质提效取得新突破。
共青团
凝聚“最积极最有生气”的青春力量
自全团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团山西省委按照团中央和省委相关要求,围绕四个方面10项任务,聚焦“六个化”目标,大力推进23个试点县(市、区)改革工作,成效明显,形成了改革成果和具有山西特色的工作模式。
锚定干部来源多元化,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各试点县(市、区)通过配备青年网格员、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岗、选配村(社区)青年委员等方式,全面充实了团的工作力量,试点县(市、区)团委本级其他工作力量由改革前的22个变为161个,增长了631.8%。23个试点县(市、区)全部依托“青春兴晋”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结合本地人才工作,通过学生自主报名、资格初审复核、团组织录取等程序,遴选兼职大学生团干部1848人。阳城等县区建立了初级聘任兼职团干部、根据工作绩效进行晋级的制度。此项工作有效打通了高校、县域基层两个领域团组织资源的有效联通,形成了锻炼高校学生、充实基层团组织、服务中心工作共赢的良性机制。
创新组织形态,23个试点县建立团办社团77个,直接联系青年社团204个,比改革前增长343.5%,建设“青年之家”496个,比改革前增长242.1%,有效联系动员青年数量明显增加。各试点共整合社会资源2047.79万元,形成一批在当地有影响力的共青团品牌工作。
团榆次区委围绕当地党政农业发展的中心工作,组建发展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组织“海归”、大学生新型农民86名,区委拨款200万元,由团区委牵头推动协会发展,探索打造现代都市农业服务集群、科技农业产业集群、三产深度融合集群等“1+N”新兴产业集群集聚模式,有效探索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组建并发挥青年社团作用的新模式。
改革立足地方特点,特色工作逐步形成。晋城市县两级团委聚焦扁平化、一体化推进工作,锐意创新,实现改革“五变化”;团石楼县委、团灵丘县委聚焦乡村振兴,有效拓展生存社会化空间;团霍州市委围绕党委人才工作,打造选用一体化青年人才生态链项目;团阳城县委在服务当地中心工作——电商经济的同时,找到了“三网融合”凝聚青年之路;太原市迎泽区“三原”学习小组,从团的思想引领工作探索逐步成为党政高度认可的品牌工作;团原平市委、太原6区(县)团委成功将社区网格员制度化纳入团的基层工作力量;团尖草坪区委推动“青年之家”全覆盖,140余家社区、村“青年之家”打造青年触手可及的团组织……
接下来,山西共青团组织将全面总结提炼此轮改革试点经验做法,继续营造共青团改革的浓厚氛围,为下一步全面实施县域共青团改革工作贡献山西经验。
妇联
展现“巾帼不让须眉”别样风采
实施妇联改革以来,省妇联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山西省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作用的意见》,指导各级妇联建立执委履职和管理制度,实施妇联组织改革破难行动推广执委项目领办制度……在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过程中,通过一项项有力措施,使“她”队伍不断壮大、“她”素质不断增强,我省妇联干部服务联系妇女群众的热情和活力持续迸发。
“我们打破年龄、学历、身份壁垒,不拘一格把各行业有热情、有能力、有影响力的各类妇女骨干吸纳到妇联组织中来,壮大了基层妇联干部队伍。”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黄岑丽介绍,在此基础上,持续扩大社会组织、商圈园区、专业市场、旅游景区等“四新”领域妇女组织的覆盖面,最大程度地把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妇女群众凝聚到组织中来,打造“吕梁山护工”网上妇联特色品牌的基层经验在全国推广。
全省各级妇联组织紧盯妇联改革目标,想妇女群众所想、急妇女群众所急,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妇女群众的温暖“娘家”。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开展“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我奋斗·家国美”三晋巾帼先进典型故事分享等活动,引导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持续打造提升“晋姐”工作品牌,组织“云上好品巾帼助农”等活动,让妇女思想富起来、钱包鼓起来;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居家防疫·网上学技”活动,组织女性专场网络招聘活动280场次,帮助2.8万余名女性成功就业返岗复工。
贯彻落实“三个注重”。创建53个省级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多措并举为广大家庭提供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将“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绿色家庭”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创业创新、环境治理深度结合,培树各具特色的家庭典型;坚持弘扬良好家风正能量,引领广大家庭守好红色根脉、厚植家国情怀。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晋姐学法”栏目,发挥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的作用,把维权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在基层;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工作;对生活困难、留守、流动、残疾妇女儿童和单亲、失亲、矛盾多的家庭进行走访关爱;实施特困妇女儿童救助、“春蕾计划”、贫困母亲“两癌”救助等项目,开展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在更高水平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本报记者李炼 闫书敏 杨文俊
基层故事
哪里有职工 哪里就有工会
户外烈日难当,屋内温情满满。7月14日,忙碌了一上午的昌宁公园保洁员卢大姐放下清扫工具,走进了太原市晋源区政务服务中心“爱心驿站”。工作人员热情招呼她坐下,为她递上水。“过去,我们累了只能在树下阴凉处休息,上厕所也很不方便,现在有了爱心驿站,随时能喝上水,休息的时候还有空调。工会的服务真是暖心。”卢大姐说。
吃口热饭、歇歇腿脚,小小的愿望关乎户外劳动者的幸福体验。如今,在我省11个市的政务大厅、街道社区、火车高铁站、公园、商超、景点等人流密集场所,200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以全新面貌亮相。户外劳动者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
记者看到,各个“爱心驿站”悬挂着统一的标识,服务内容、开放时间、管理员姓名等信息在门口醒目标注。在设施配置上,这里有满足喝水、如厕、休息、热饭功能的基本设施,如卫生间、饮水机、微波炉、桌椅、电风扇(空调)等;有满足应急需求的医药箱、工具箱、针线包、手机充电站;有可提高生活品质的冰箱、电视机、无线网络、储物柜;有满足疫情防控需要的体温计、一次性口罩、消毒液等。小小驿站,让工会的牌子亮在街头、暖在人心。
“我们支持各级工会持续挖掘资源,不拘泥服务对象和服务形式,积极建设爱心驿站。”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驿站不仅要给职工提供便捷贴心服务,更要结合自身特点,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将服务触角延伸出去,真正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哪里就有工会组织服务。
本报记者杨文俊
青年在哪儿 阵地建在哪儿
最近,晋东南地区许多网民的朋友圈被90后“小花妹妹”毋梦珺刷了屏。毋梦珺的抖音号叫“小花妹妹姓毋”,她是阳城县次营镇团委书记。
从犹豫不决到小心试播,再到大受欢迎成为青年创客导师,“小花妹妹”在团县委的支持下,积极为家乡代言,宣传阳城文旅资源,宣传共青团的品牌活动,积极拓展着共青团的“朋友圈”。这一做法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成为当地的人气代言。
“抢占青年线上线下聚集地,是我们改革的着力点之一,以乡镇为试点逐渐铺开,通过一个人影响一群人,在网络上打出团旗,为家乡代言,为乡村振兴助力。”团阳城县委的目的很明确,青年在哪儿,就要将团的服务和阵地拓展到哪儿。
最近,一份由阳城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网络调查问卷显示,4000多名参与调研的青年中有600多人对从事电商行业表示出了浓厚兴趣。这一调研结果为阳城团组织服务当地青年提供了依据。在县科技局支持下,阳城县电商中心青年之家特邀青年创业导师、青年企业家开展电子商务类培训。“引领更多年轻人在电商领域试水,也是党委交给我们团组织的任务。”团阳城县委负责人介绍,为返乡青年服务的同时,也希望通过他们的发展,传播本土文化,助推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
本报记者李炼
执委“动”起来 履职“活”起来
“同学们,万一我们碰上了坏人,即将遭受侵害该怎么办?”随着志愿者讲师抛出的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6月27日上午,长治市潞州区东关小学校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们正在上一堂特殊的安全教育课——《爱护我们的身体》。
“如果在人少的地方,我们首先要冷静,不要慌,注意观察周围情况,然后想办法安全逃脱。要记住,生命安全最重要,任何情况下生命是第一位。”这堂45分钟的防性侵安全知识教育公益讲座,志愿者讲师的认真示范、规范讲解,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使同学们在遭遇侵害时学会安全拒绝、安全反抗和安全逃跑,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
这堂公益讲座是长治市妇联在深化基层妇联改革实践中,探索实施执委项目领办制度,促进妇联执委履职尽责、积极发挥作用的成果之一。我省持续深化基层妇联改革工作,省市县乡村五级妇联组织选配执委30余万名,把各行业有热情、有能力、有影响力的各类妇女骨干吸纳到妇联组织中来,基层妇联干部队伍迅速壮大,基层妇联执委引领服务联系妇女能力不断增强。
长治市妇联积极推动女童保护公益项目有序发展,先后组建县级分队13支,以“一校一讲师”标准招募志愿者525人,培养讲师109人,走进213所幼儿园、小学开展儿童防性侵安全知识教育公益讲座1060场,完成黎城、武乡两县的防性侵教育全覆盖,为广大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本报记者闫书敏
(责任编辑:梁艳)